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蜀道装备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小微 2024月03月30日 57795 次浏览

(原标题:蜀道装备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蜀道装备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蜀道装备(300540)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天然气行业

  当前中国天然气市场仍处在快速发展期,未来将维持较快增长,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国家持续鼓励支持天然气液化、储气设施建设、提高调峰储备能力,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LNG"制储运加"产业发展。2022年,由于俄乌冲突导致天然气价格别烈攀升,天然气消费量历史性下降、LNG进口量多年来首降。进入2023年以来,全球天然气市场逐步重归平衡,国内市场回归高速发展,重回正轨,国内的LNG市场也随之呈现出供需双增的局面。LNG装置出口方面,在"一带一路"的对外交流持续深入下,远东、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的部分国家对于LNG装置需求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储气调峰方面,国内多个大容量LNG储罐成功升顶,储气规模持续提升,应急调峰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天然气重卡累计销量达15.2万辆,同比增307%,较2022年净增长约11.5万辆,LNG加气站作为配套加注设施将进一步布局完善。

  2、气体行业

  工业气体作为工业的"血液",伴随着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双碳"目标实施,节能、减排、低碳改造国产替代加速突破,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行业迅速发展,"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逆势增长,工业气体及其设备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从四川来看,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将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各大产业园区为工业气体市场带来了增长空间。从蜀道集团内部产业协同来看,矿产及新材料已正式纳入集团公司主业,且发展态势向好,矿产深加工、锂电材料等生产均有工业气体配套需求,为公司融入集团发展大局、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带来了良好机遇。

  3、氢能行业

  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具有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等特点,"双碳"目标加速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整体布局氢能既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了有力支撑。2020年9月五部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应用推广。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是用能端实现绿色转型重要载体的战略定位,因地制宜拓展氢能应用场景,稳慎推动氢能在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多元应用。2023年8月,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明确了近三年国内国际氢能标准化工作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标准对氢能产业发展的规范和引领作用。地方层面,部分地方政府已突破制氢政策限制,河北省政府发布了《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根据《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粤建城(2023〕90号),"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市场需求方面,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及预测,在2030年碳达峰愿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预期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5%;可非生氢产量约为500万吨,部署电解槽装机约80GW%。在2060年碳中和愿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市场规模将达到7542亿元,其中,绿氢产量超过1亿吨,在全部氢能中的占比超过80%,绿氢生产总量和占比逐步提升,在消费侧主要作为原料、燃料应用于工业和交通等领域,分别占需求总量的60%、30%

  4、交通装备行业

  2023年3月,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提出要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城乡运输服务质量、运输科技、绿色低碳、交通安全等核心价值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建设。能源方面,要加强充电、加氢、加气等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交通装备智能检测检测和运维技术。环保方面,要推广施工和废旧材料再生利用、统筹油路车治理、降低交通沿线噪声、震动和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绿色交通廊道。智慧交通方面,全面提升城市交通基建智能化水平,智能汽车与车路协同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通过新技术与行业融合,大力发展智慧交通,9月和12月交通部又相继印发《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对智慧交通装备设施对交通道路设施从施工到管理养护全生命周期应用进行了体系化指导。以交通基础设施、新能源设施、环保设施、安全设施为代表的成套技术装备将获得切实有效的推广应用和需求规模化,全面支撑行动计划高质量完成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

  公司以深冷装备制造为核心,以交通装备制造为支撑,积极拓展气体投资运营、清洁能源投资运营等业务深冷装备制造:公司长期致力于气体低温液化与分离技术工艺的研究,专注于天然气液化及液体空分领域,现有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天然气液化与液体空分工艺包及处理装置,主要产品包括:天然气液化装置、焦炉气液化装置、煤层气

  液化装置、空气分离装置、化工尾气和轻烃回收装置、氧氮液化装置、HYCO分离装置、LNG/L-CNG加气站、氢加注站、大型低温液体储槽、增压透平膨胀机组等。公司已具备日处理600万方LNG液化装置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液体空分装置的设

  计和制造能力达到日产量1000吨,常规空分装置的设计制造能力达到氧气产量6000km/h等级。通过多年的深冷技术积累,公司已完成焦炉尾气制氢及提纯装置、氢气液化装置、氮气提取及精炼装置、液体空气储能装置等技术的研发、专利注册及产品定型。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天然气液化与液体空分工艺包及处理装置获得收入并实现持续业绩增长。

  交通装备制造:公司依托自身制造集成优势,以及蜀道集团和蜀道交通服务集团交通资源优势,积极深入开展了相关

  产业协同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综合能源站(油气电光氢)、充电站(桩)、加气站、智慧灯杆等气体投资运营、清洁能源投资运营:依托公司在天然气、液体空分的传统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气体投资运营、清洁能源运营业务,生产、销售的主要产品包括氦气、氮气、液化天然气(UNC),产品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半导体制造、医疗、化工、食品、加气站、城市调峰站等领域。

  (二)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产品、经营模式等暂未发生变化,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盈利模式

  报告期内,深冷装备制造服务方面: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LNG装置和液体空分装置获得收入。公司的产品为非标准化产品,需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流程计算、产品设计,并安排核心部机的生产计划及原材料、配套件的采购安排外协厂商组织标准化部机产品的制造和供应,因此本公司在经营上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产品直接销售给用户。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由合同谈判到最终完成产品安装调试,一般需要一年半至两年时间,主要环节包括通过合同谈判确定产品设计方案、产品设计、原材料及外购部机的采购、自制部机的生产、分批发货、运行调试等。

  交通装备制造服务方面:公司通过自主设计、集成的方式,积极构建产研结合机制与行业相关优质公司开展全面合作构建公司在交通装备制造方面的研发、生产能力,采取"技术引进+代加工十使用自有品牌"的方式,快速构建公司业务提供能力,满足产业协同业务需求。通过技术改良和创新,针对服务区、收费站等使用场景的特性,完成交通装备相关产品的核心设备和全套工艺流程的设计,取得相关业务资质,逐步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创立自有品牌

  2、采购模式

  深冷装备制造服务方面:本公司采购内容主要包括原材料及配套部件和邮机。原材料的采购及下料由公司统一进行。配套部件和部机的采购依据与用户签订的合同进行,合同中明确指定采购内容的,按合同约定执行;合同中未约定的,由本公司根据生产需要自行组织采购。

  交通装备制造服务方面:公司的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销售预测等因素制定采购计划,确定需要采购的物料种类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时间等信息。根据公司的采购政策和流程,通过招标、询价、竞价等方式筛选合适的供应商,确定好供应商后,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信息。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供应商按照采购合同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交货。采购部门需要对供应商的质量、交货时间、服务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采购计划的顺利执行。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时间,及时向供应商支付货款,并进行相应的财务结算。

  3、生产模式

  深冷装备制造服务方面:公司LING装置、液体空分装置的生产模式相似,在签署合同及技术协议后,由公司技术部负责完成工艺流程设计计算以及各子系统产品的设计,转入生产制造流程。装置的生产制造流程有两种模式,一部分核心部件如LING冷箱、液体空分装置中的膨胀机、精馏塔及冷箱等设备在公司本厂区内完成产品的制造与检验。其中,对于这部分产品制造过程所需的外购、外协部件,供应商发货到公司本厂区,在公司整体制造、装配、检验完成后,发到用户现场其他部件由外购、外协厂家直接发货到用户现场进行装配

  交通装备制造服务方面:公司的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制定生产调度方案,合理安排生产流程和工人分配。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调度方案,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加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对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产品成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生产完成后,将产品进行分类、分批次存放,并制定合理的物流配送方案,确保产品的及时交付和配送。

  4、销售模式

  深冷装备制造服务方面:公司采取直销模式进行销售,通过参与招投标或协议谈判的方式直接和客户达成产品销售意向。公司直接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将产品销售给客户,完成经济利益、产品所有权和风险的转移,客户不为公司提供销售推广服务,不与公司签订经销及其他形式的销售推广协议。

  交通装备制造服务方面:公司的市场部门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销售策略和销售目标;公司通过直销将产品销售到市场;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质量水平、成本和竞争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公司在销售过程中重视客户服务,及时回应客户咨询和投诉,并提供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5、研发创新模式

  5、研发创新模式

  深冷装备制造服务方面:公司通过建立鼓励科研创新的奖励机制及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提高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内部人员的技术能力。公司引进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组织核心技术人员到国外参观学习,为公司保持技术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不断努力攻克核心技术和关键难题,使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提升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交通装备制造服务方面: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探索新的技术路径和应用方向。公司可以通过自主研发、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等方式,获取前沿技术和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公司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加强创新,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质量,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公司采用

  开放式创新模式,积极与供应商、客户、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和成果。公司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研发团队和知识管理机制,鼓励员工创新思维和实践,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

  (三)公司经营情况

  2023年是公司在"十四五"时期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公司按照"十四五"规划"一主引领,双核聚变,三向融合,四业协同"的"1234"发展战略,锚定年度生产目标任务不松劲,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在主营业务LNG装置、液体空分装备制造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工业气体投资运营、清洁能源投资运营、交通装备制造等业务。内蒙古雅海60万吨LNG项目BOG提氮装置于2023年10月正式投产;为蜀能矿产提供氮气服务项目于2024年1月正式投产;积极拓展清洁能源LNG销售业务,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完成销售链条的初步布局深入开展产业协同业务,向客户销售充电站(桩)、加气站等交通能源装备产品。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4.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0.14%。同时公司积极克服市场竞争激烈、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多重不利因素,全年新签合同额约10.03亿元同比增加111.57%,其中外贸订单约2400万元。

  (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回顾

  1、报告期内项目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项目订单量大幅度增加,公司积极高效推进项目执行。主要的项目如下:印尼某公司7000液体空分项目按计划装船发货,印尼某公司5000液化装置项目、广州某公司LNG冷能综合利用空分项目、贵州某公司焦炉煤气联产LNG项目(二期)按计划进行,已完成设计,正在进行采购、生产工作。内蒙某工程公司京津冀LNG调峰储备中心100万方LNG项目、山西某公司100万方焦炉煤气联产LNG装置项目、福建某公司、四川某油气技术公司、新疆某公司三套20万方LNG装置、山东某公司7500全液体空分、新疆某公司30万方LNG装置项目等正在进行安装工作。廊坊某公司6000氧氮氩液化装置二期项目已完成安装工作,待调试。重庆某公司、四川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都某公司、四川某油气技术公司共四套10万方ING装置正在建设调试过程中。河北某公司焦炉煤气联产LNG装置项目已经调试投产、贵州某公司4800氧氮氩液化装置装置投产,待考核验收。陕西某公司1000氧氮液化装置、新疆某公司10万方/日撬装液化天然气装置等按计划完成性能考核验收。

  2、报告期内业务拓展情况

  深冷技术装备制造业务方面:扎实推进优质项目销售,实现新签生效合同额约9.41亿元(含全资子公司成都深冷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涉及天然气液化装置(含撬装装置)、空分装置(含全液体空分装置)、LNG加气站、储罐及储备站等产品。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新签外贸合同2个,金额约2400万元。

  交通装备制造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拓展开发交通装备新业务,完善产业布局,完成新签合同额6,100万余元(含全资子公司成都深冷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涉及加氢站设备、加气站设备、充电桩设备及配套设施、充电站改造、储槽设备等产品。全资子公司成都深冷科技有限公司向湖北交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汉十高速孝感服务区销售加氢站设备,标志公司首座加氢站项目落地,实现了公司氢能相关研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商业化的转换,合同总额1,284万元/

  气体运营业务方面:[工业气体]报告期内,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深冷气体有限公司,推动构建工业气体上下游全产业链,增强气体业务板块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向蜀能矿产提供氮气供应相关设备租赁和运维管理服务,该项目于2024年1月正式投产,投资额约2000万元。[特种气体]报告期内,公司投建的内蒙古雅海BOG提氦装置项目于2023年10月正式投产,项目建成实现了公司提氮技术成果商业化,抢占国产氦气市场先机,解决中国氦气"卡脖子"的重大战略问题

  清洁能源业务方面:[LNG运营业务]报告期内,为快速推动清洁能源投资运营业务布局,与内蒙古雅海、新疆同德等

  上游公司建立合作,提前进入销售市场,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完成销售链条的初步布局;推进内蒙古雅海能源开发有限

  责任公司股权收购项目,已披露相关提示性公告,快速推进向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加快公司转型升级步伐,构建完善清洁

  能源投资运营平台。[氢能源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增设氢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研发中心),融合优势资源

  共同探索氢能技术领域发展。

  3、研发投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809.13万元,获得了"一种LNG闪蒸气的提氮、脱碳和再液化装置"等8项发明专利及"一种液化天然气提取高纯甲烷的装置及其方法"等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全资子公司成都深冷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一种循环冷却系统"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自主研发SDHE-I撬装式提氦装置成功通过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并正在进行首台套认定工作;自主研发供货的某项目电子气体提纯装置已经成功投入运行,正在进行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和首台套认定等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技术研发工作包括:瓦块新型止推轴承;10万方LNG配套绕管式换热器;BOG回收用多轴透平压缩膨胀机;大型空分稀有气体提取流程;3000mLPG球罐;非标设备辅助设计程序;换热器辅助设计程序;冷箱框架结构优

  化设计;富氧空分装置;CO2吸附装置再生工艺及其吸附容量试验等研发项目。

  报告期内,SDHE-I撬装式提氦装置获得四川省科技成果评价证书,该技术被鉴定为: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装置单位能耗、提取率等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作为唯一完成单位以《小型撬装式天然气液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申报202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科技厅于8月份正式受理该项目,目前正处于专家评审阶段

  4、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启动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工作。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478.8万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其中首次授予不超过409.20万股,预留权益不超过69.60万股,授予价格为9.59元/股。该计划经四川省国资委备案审核同意后,于2023年10月向符合授予条件的112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授予409.2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160,691,993股增加至164,783,993股,后续将严格按照监管规定程序加快推进预留部分授予工作。激励方案设定

  了连续攀升的业绩增长目标,激励方案的实施将更大程度吸引和留住人才,有效激发公司上下积极性和创造性,助力公司深化落实国企改革、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成果正式落地。同时,公司完成市场化薪酬体系设计,在下属企业积极探索项目跟投等更多中长期激励机制,更大程度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增加员工幸福感和干事创业积极性,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5、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

  报告期内,公司安全环保形势稳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QHSE)运行正常,压力容器质保体系运行正常,公司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突发环境事件、职业健康危害事故和重大产品质量事故。2023年度公司顺利完成工贸行业(机械制造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创建,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证书。顺利完成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QJISE)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工作,管理体系通过了CNAS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审查,取得了体系证书保持资格。继续保持成都市环境信用动态评价"环保诚信企业"称号。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环保基础管理工作,安全环保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严格按照《质保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扎实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出厂产品质量合格率10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拥有天然气液化、深冷空分(含全液体空分)、富甲烷气提纯液化、化工尾气制电子特气等核心工艺包技及成套装置的设计、制造能力,同时在深冷液体储能、LNG冷能利用、氢液化、氢储运及加注、氦气提取及液化等领域拥有大量前端技术储备并制造了部分试验装置和样机,深冷技术研发实力和运行业绩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报告期截止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专利授权11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0项;拥有软件著作权9项。

  2、行业先发优势与业绩领先优势

  经过多年积淀,公司为客户持续不断地提供了大量LNG装置和液体空分装置,逐步建立了处理能力范围广、气源类型多样、工艺全面、性能优良的项目业绩优势。公司具备日处理600万方LNG装置和日产量1000吨液体空分装置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其技术竞争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公司的专利技术液态甲烷洗涤工艺在煤/天然气制合成气、焦炉气等原料气提纯氢气、CO并联产LNG的装置中达到了氢气纯度和CO收率双高的国际水平,在焦炉综合尾气制乙二醇联产LNG项目中优势明显公司开发的小型LNG撬装设备因工艺气适应广泛,装置负荷调节范围大,能耗低,结构紧凑等优点在市场上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已成为标准化定型产品,是边远、孤立气井开发回收放收气的优选装置。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冷科技研发的三层金属大型LNG产品全容罐,因绝热效果佳,安全性能好,在行业内得到高度认可。

  3、团队优势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成员在低温制冷行业都有十五年以上工艺包设计、设备设计、管道、结构设计、膨胀机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及技术管理经验,覆盖了低温制冷、化工工艺、化工装备、机械制造、流体动力机械、电气、自动化、焊接、材料加工等相关专业。技术团队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组织管理严谨、凝聚力强,同时建立了有效的人才晋升通道。公司加强专业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猎聘机构优质服务供应商库,按业务发展需求积极推进氢能源、气体投资、LNG贸易等领域的专业化高层次人才,择优引进技术研发、设备调试、质量体系、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财务、投融资等领域紧缺人才和一线技能人才,丰富招聘渠道,择优配置核心人才。

  4、品牌与资源优势

  依托蜀道集团资源和背景,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积极进行多赛道业务拓展。在交通装备制造方面已形成完整的LNG/CNG加注、氢加注、集成充电装置等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能力。与控股股东相关方展开紧密合作,积极打造油气电光氢纷合能源站。在气体和清洁能源投资运营方面,公司深耕深冷行业二十余年,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体信誉和市场形象,依托公司在天然气和氢气生产、应用环节的传统技术优势,加快推进气体投资布局,充分开展氧、氮氩、氦氮、氖及高纯度电子气体的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为未来的氢能装置奠定核心技术、管理、运营等综合实力

  5、质量保证优势

  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建立了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和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并取得了国家固定式压力容器规则设计许可证和国家固定式压力容器中、低压容器(D)制造许可证。公司按照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按照GB/T 24001-2016/ISO14001:2015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取得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按照GB/T 45001-2020/ISO 45001:2018标准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取得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按照"聚焦转型、创新驱动、内增外延、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依托蜀道集团资源协同优势和公司科技创新优势,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交通强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通过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发展深冷技术装备制造服务、气体投资运营、清洁能源投资运营、交通装备制造服务四大业务板块。以深冷技术行业领先优势为基础,以业务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协同共兴为支撑,紧扣高质量转型发展主题,大力实施"一主引领,双核聚变,三向融合,四业协同"的"1234"发展战略

  "一主引领",即:以现代高端装备制造服务业为主责主业引领公司发展,充分挖掘并全面提升公司深冷技术装备制造服务能力和交通装备制造服务发展能级,发挥主业支撑引领和产业辐射动力效应,积蓄公司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双核聚变",即:以科技创新和资本运作为核心积聚发展动能,推动公司转型升级

  "三向融合",即:将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深度融合、将改革提质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四业协同",即:全面推动深冷技术装备制造服务、交通装备制造服务、气体投资运营、清洁能源投资运营四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加快构建高端装备制造服务上下游全产业链,强化"一主引领"的基石作用,逐步形成深冷技术装备制造与交通装备制造支撑互补,气体投资运营和清洁能源投资运营板块同频共振,战略转型业务与传统业务有序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到"十四五"末,将公司打造成为核心技术先进、产品服务优质、产业布局完善、体制机制高效的工业气体运营服务商及清洁能源运营服务商,成为蜀道集团"交通+"产业生态建设的先进制造基地,能源工业绿色发展的气体动力基地,国际地位持续跃升的业绩贡献中心。

  (二)公司经营计划

  1.推进创新提质,巩固深冷技术装备制造服务平台

  加大研发创新力度。进一步突破制冷工艺核心技术和提高LNG处理能力,氢气及稀有气体提纯与液化、煤层气分离与液化、LNG冷能利用等前端技术,丰富完善液化设备产品体系,提高大型空分装置的设计、制造能力,探索电子特种气等技术研发和应用,丰富完善工业气体产品体系。持续巩固工业尾气制取氢、水电解制氢、氢液化、氢储运及加注技术氢化工等技术,提高氢能源相关装备制造能力,围绕"液氢"制备装置的研发生产等新兴产业领域不断攻关前沿技术,形成以液氢技术前沿终端市场为核心,氢储运、氢加注为支撑,布局氢动力火车、氢能重卡(矿卡)、氢能飞行器等氢能应用场景的氢能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体系。

  加强优质项目获取。依托四川省国资背景和蜀道集团行业影响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等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深度,深入挖掘规模较大、质量较好、风险较小的深冷技术装备项目,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有序的项目储备格局。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向俄罗斯、中东、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国际市场出口深冷技术产品。

  优化项目成本管控。科学规划项目执行计划,加强与行业一流施工企业合作,进一步提升施工流程衔接效率,强化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成本管控能力。2.强化产业协同,做强做优交通装备制造服务平台

  2.强化产业协同,做强做优交通装备制造服务平台

  大力完善生产制造能力。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业务合作、并购高新技术企业等多样化方式,推进交通能源装备(加氢站、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分布式能源站等)和智慧交通装备(智慧高速、车路协同等)的技术专利创新,力争技术达到一流水平。结合服务区综合能源站应用场景的实际情况,完善技术标准和全套工艺流程设计着力推动业务协同发展。依托蜀道集团交通基础设施资源优势,重点参与交通能源站成套设备供应,探索共建智慧交

  着力推动业务协同发展。依托蜀道集团交通基础设施资源优势,重点参与交通能源站成套设备供应,探索共建智慧交通等新兴业态的先进设备研发、生产平台。抢抓国家"交通强国"战略机遇,向省外交通领域拓展业务,不断拓展公司在交通装备制造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

  全力打响自主品牌。结合服务区建设、应用场景,积极推动蜀道集团内外部等的"油气电氢"综合能源站建设,打造具有蜀道特色的交通能源装备产品序列。充分发挥股东单位在全国交通行业的渠道优势,精准向全国交通领域企业宣传推介公司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以交通装备产品为载体,通过新型产品应用引领标准升级,输出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交通装备领域的影响力。

  3.加快产业转型,布局打造气体投资运营平台

  特种气体方面,抢抓国内氦气市场巨大现实需求与国产供给能力不足的机遇,充分发挥公司氦气提纯技术和制造能大的先发优势,投建、运营一批氦气装置,突破氮气依赖大量进口的"卡脖子"难题。以氮气生产为突破口延链强连,与国内氮气进口、纯化、分销的头部企业强强联合,向上游国外进口气源、下游分销延伸拓展,构建氮气全链业务体系。依托蜀道集团上下游产业合作伙伴资源,创新合作开发模式,积极参与大型空分配套建设和改造提取氖、氪、氙等特种气体项目,打造特种气体业务多元增长极。

  空分气体方面,紧跟国内外新兴行业发展趋势,进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气体需求领域,在成熟优质工业园区内建设"工业气体岛"。积极与蜀道集团产业链合作伙伴等优质客户合作投资、建设、运营现场制气项目,在符合条件的地区投资建设全液体空分装置。

  资源资产并购方面,依托上市公司资本平台,发挥资本杠杆撬动作用,并购整合资本运作收购生产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营风险小的工业气体运营公司,"短平快"实现氧、氮、氩等空分气体、氦气等稀有气体及电子特气的发展,加快实现产业并购壮大气体业务规模。

  专业化运营管理方面,加强气体运营项目经营团队建设,积极引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对标行业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增强在气体运营方面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主动对接项目地方政府,争取专项扶持和政策补贴,提升运营效益依托蜀道集团的交通物流仓储网络,协同建立气体物流、仓储网络体系。

  4.整合内外资源,构建完善清洁能源投资运营平台

  抢抓重大支撑性项目发展机遇。紧扣国内传统能源化工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关键窗口期,抢占市场稀缺气源资源,充分发挥公司在气体分离、提纯领域的先进技术,积极争取在具有能源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投建落地重大的、支撑力强劲的传统能源清洁化综合利用项目。

  稳步推进液化天然气业务布局。深化地企合作,布局投建LNG工厂。加强对接地方政府、国有能源企业,积极参与重点城市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的投资建设。

  积极推动建设氢能产业闭环。积极参与近资源中心的"风光氢储"一体化储能的区域示范工程,落地高质量"风光制取+多端应用"项目。在终端场景较为成熟的地区,共建氢能产业战略联盟,以投资氢能动力火车示范线、氢能重卡(矿卡汽车的氢能制取、液化、加注项目为牵引,带动地区氢能产业链条发展。

  三)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应收账款收回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对公司资产质量以及财务状况带来一定压力。针对应收账款存在的财务风险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将持续加大应收账款全过程管理力度,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并专设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小组,持续落实客户的信用评估与动态监控,再根据不同的项目情况制定不同的债务催收方案,通过多种措施来进一步压实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改善资产质量。

  2.新业务发展的风险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公司各项业务板块增加,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各个出资企业运营规模也不断扩大。经营板块更加多元,国内、国际市场也相应增加。因此公司整体运营管理、风险控制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公司面对新业务,应加强市场调研,明确定位,创新技术,保障合理的资金筹措和运作计划,不断提升自我竞争优势。同时对于新业务开展带来的管理经营风险,公司将持续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规范运作,贯彻落实公司内控、合规管理制度。对于因业务范围扩大带来的人才紧缺问题将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选拔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全范围、多层次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