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子洁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西子洁能(002534)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状况 公司属于能源装备制造行业,主要聚焦于为能源制造及能源利用提供相关装备及服务,以余热利用和超低排放、熔盐储能、多能联储等技术储备为客户提供节能环保装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 1、传统行业余热能源利用情况仍需提高,设备更新改造需求较大 锅炉制造作为工业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转型发展受政策的影响较大。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通过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进一步提升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市场占有率,与 2021年相比,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分别提高5 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202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通知》指出,在工业领域加快修订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等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提升电机、风机、泵、压缩机、电焊机、工业锅炉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努力实现标准指标国际先进。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出台了《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制定了锅炉更新改造发展的行动方案,深挖节能降碳减污改造潜力。2024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支撑重点领域节能改造。该目录在2022年已明确能效水平的20种产品设备基础上,增加含工业锅炉在内的23种产品设备或设施,基本实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全覆盖。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 目前,我国各类锅炉年消耗能源约20 亿吨标准煤,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40%,是我国能耗量最大、碳排放量最多的耗能设备。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煤电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锅炉生产制造技术和节能环保运行水平显著提高。但总的看,部分工业和电站锅炉系统能效、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仍有提升空间,节能降碳减污改造潜力较大。加快推动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2、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快速,“光热+熔盐储能”应用面打开 公司清洁能源板块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设备、核电设备、光热发电中储能关键部件(吸热器、蒸汽发生系统等)、用户侧储能以及多能联储等综合解决方案。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根据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其中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2023年底达到10.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05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2.7%,占全球新增装机的一半;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3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1/3;全国主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完成投资超过7697亿元,占全部电源工程投资约80%。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4年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0%左右。2023年,重点调查企业电源完成投资同比增长 30.1%,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同比增长31.5%,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89.2%。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火电、水电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8.7%、27.5%、20.8%、15%和13.7%。在新能源形式中,太阳能发电增长较快,而集发电和安全储能于一身的太阳能热发电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对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于光热电站自带储能的特性,通过微网技术,其可与光伏、风电组合,提升国内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比例,进而形成了“光热储能+多能互补”的全新形式,从而促进风电和光伏的随机性波动性电源的消纳,弥补国内目前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问题。按照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光热发电市场到 2030 年将达到 29GW 装机,到 2040 年翻至 88GW 装机到 2050 年将达到 118GW 装机。而光热发电作为安全、清洁且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具有调峰和基础性电源的潜力,可实现新能源调节、支撑新能源,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好的长周期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是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传统能源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已投运的光热熔盐储能项目装机容量达500MW,应用于商业化光热电站中的熔盐储热系统最长储热时长高达15小时。2023年,光热发电行业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与其配套的熔盐储能也开始爆发式增长。除了已投运的项目外,目前正在推进的光热发电项目中,全部配置了熔盐储能系统,累计装机达2.85GW。 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光热发电兼具调峰与储能的双重功能,产业链长,其规模化利用将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新增长点。通知要求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光热发电重点省份能源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光热发电项目规划建设,统筹协调光伏、光热规划布局,合理布局或预留光热场址,在本地新能源基地建设中同步推动光热发电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GW左右。同时要求当地电网公司对配置光热发电的基地项目在并网和调度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和地区尽快研究出台财政、价格、土地等支持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的配套政策,提前规划百万千瓦、千万千瓦级光热发电基地,率先打造光热产业集群。根据目前建设光热电站投资情况,300万千瓦规模的光热电站预计会带来450亿-500亿的投资空间。2023年7月,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推动“十四五”光热发电项目规模化发展的通知》,从规划布局、竞争配置、要素保障、电价支持、参与市场、项目管理、调度运营、生态效率八个方面对省内光热规模化发展作出了制度化安排。未来两三年太阳能光热发电熔盐储能+光伏、风电多能互补的新型电力系统进入快速发展期,也给公司光热发电熔盐储能业务发展带来了较好的发展契机。 2024年1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工商业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浙江省将分季节精准划分峰谷时段,差异化设置季节间峰谷电价浮动比例。例如,在供需相对紧张的夏冬季(1月份、7月份、8月份、12月份),设置每日4小时尖峰时段,相应峰谷电价浮动比例进一步拉大,推动用户主动削峰填谷。夏冬季大工业电价用户的尖峰电价从原来上浮 80%调高到98%。电价价差是决定用户侧储能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多地峰谷分时电价差拉大,服务用户灵活高效用能,广东、浙江等省工商业用户储能迅速发展。工商业储能作为用户侧储能的典型应用迎来发展机遇。 2023年,由公司承建的浙江省最大的用户侧熔盐储能项目――绍兴绿电熔盐储能项目在柯桥区绍兴天圣集团天实低碳产业园成功送电。据测算,在熔盐储能助力下,该项目年供蒸汽量将达到42万吨。该项目是公司多年自主研发的熔盐储能技术在用户侧储能的示范应用,也是继西子航空零碳智慧能源工厂后该公司打造的首个绿色零碳产业园项目。该项目相较于其他熔盐储能项目最突出的两大优势就是利用了来自西部地区的风电光伏,利用低价谷电进行储能。公司从2010年开始,就致力于熔盐储热-蒸汽发生系统等关键热力设备及系统的研究,公司自主研发的“适用于光热与储热系统的大功率熔盐吸热器与熔盐蒸汽发生系统”并荣获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同时具备丰富的项目建设和运营经验。依托熔盐储能技术,公司在光热发电、用户侧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零碳园区等更多能源利用场景开展应用。本次绍兴绿电熔盐储能项目的建成,是公司在探索新型储能发展领域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火电灵活性改造进行中 “双碳”目标战略的推进,能源领域是主战场,除了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外,挖掘存量火电机组的调节潜力也是重要的举措。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燃煤机组的主导地位,当前煤电机组存量较大,随着风光并网增多,实现煤电机组灵活调峰将对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起到重要作用。按照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十四五”期间完成灵活性改造 2 亿千瓦,增加系统调节能力 3000-4000 万千瓦,促进新能源消纳。而在火电灵活性改造的各种技术路线中,熔盐储热技术凭借储能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安全性高、储热成本低、环境友好、适用范围广等诸多特性与优势,将占有重要地位。公司提出综合性火电灵活性改造深度调峰技术及解决方案,提升电网消纳清洁能源能力,能解决传统电厂的调峰填谷能力。依托抽汽蓄能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力、装备制造能力和成熟的工程经验,公司将大力推进灵活性改造项目。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周年。2024年能源领域新老机会并存,紧抓传统能源市场及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光热电站储能配套,以及用户侧储能消纳项目建设的市场机遇,力争实现快速发展、有序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始终以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为方向,坚持以做大做强余热锅炉、清洁能源装备、储能设备为核心的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与工程主业这一方针。报告期间,公司的主要业务、生产模式、主要业绩驱动因素等内容未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公司对销售模式进行了调整,国内销售模式从原本的按照区域划分到如今按照产品线进行划分,设立了事业部。 公司主要从事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发电装备等产品的咨询、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及工程总承包业务,为客户提供节能环保设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余热锅炉研究、开发和制造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设计水平、制造工艺和市场占有率均位居行业前列。此外公司作为余热利用设备标委会主任委员和秘书处单位,承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和修订。 公司主要实行订单式生产模式,主要业务及产品为: 主要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实行产品直销模式,客户为电力企业或具有节能减排项目需求的工业企业及其工程总承包商。报告期内销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90%以上。 公司根据产品类别、区域设立了电力事业部、冶金环保事业部、石化及解决方案事业部、新能源事业部、新服务事业部及海外事业部,并成立了营销管理中心,对具有销售职能的各个区域及事业部进行统一管理,对余热锅炉以及清洁环保能源设备的需求线索进行挖掘培育。目前公司在国内外市场树立了较高的技术美誉度和品牌知名度,核心优势产品在市场上份额居于前列。此外公司结合自身的技术储备,积极参与客户研发新型余热锅炉产品或解决方案,持续拓展新的能源利用领域。 公司销售回款的主要节点主要包括合同签订后的预付款、发货款、清点款、验收款、尾款(质量保证金),公司根据客户的资质、项目特点执行不同的销售回款政策。在公司产品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公司越来越注重向客户提供全流程服务节能环保解决方案,在产品生产销售和安装外,公司在交付与服务体系下设客户服务部,为客户提供节能环保解决方案,加强项目的现场服务、技术支持和整体项目管理。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主要包括原辅材料采购、外扩采购、配套件采购、外协服务采购、安装施工服务采购及其他生产物资采购。 (1)原辅材料主要是钢管、钢板、圆钢、扁钢、锻件等钢材料,原辅材料供应充足,市场竞争充分,市场价格比较透明,外扩采购主要是由公司提供图纸、供应商制造的结构件、受压件等部件,外扩采购部件的主要材料亦是钢材等材料。 (2)配套件主要包括公司设计部提供相关技术参数、供应商制造的泵、阀门、电机等定制化辅件,由于其定制化属性强,市场价格敏感度低。 (3)外协服务则是由公司提供图纸和要求、供应商负责部分工序的零件或组件加工制作服务。 (4)安装施工服务则是EPC等解决方案业务中的服务分包业务。 公司实行“以产定购、加强预测、战略锁价、适量备货”的采购策略。在交付计划制定后,有关项目的原辅材料、外扩、配套件、外协、工程施工服务等采购任务单即生成,同时通过询价或招标等方式,向供应商进行采购;在主要材料采购价格方面,公司采购委员会重视与外部市场机构、战略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记录和收集情报评估材料采购机会点与风险管理,用于制定采购策略;公司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认证和分级管理,汇聚供应商数量,提高供应合作紧密度,评定核心供应商、合作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与主要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协议,以确保产品交付及质量的稳定性;在合理预测、供应商战略合作的情况下,公司会针对部分材料进行备货,以应对市场行情变化带来延迟交货、材料涨价的风险。近些年,为应对钢材的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及库存价值的影响,公司制定并开展了热卷期货套期保值的业务策略。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地位优势 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余热锅炉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基地。作为国内余热锅炉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先后参与多项余热锅炉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行业地位。 2、研发和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设有全国余热锅炉行业归口研究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智慧能源与储能重点企业研究院。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机械工业 500强之一、浙江省环保产业基地、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的水煤浆锅炉研究设计制造基地。公司余热锅炉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引进、消化、再创新的余热锅炉类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参与的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自主研发“适用于光热与储热系统的大功率熔盐吸热器与熔盐蒸汽发生系统”并荣获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该技术应用于青海德令哈50MW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等项目中,项目的发电量达成率等指标达到全球同类型光热电站的最优水平。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熔盐储能技术在光热发电、清洁供热、火电灵活性改造、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可以提供规模化、一体化、智慧化的能源解决方案,在该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工程示范优势。 3、制造及工艺能力先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 公司拥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设备和检测设备,在高难度焊接和工装工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进的硬件设备和完善的工艺体系,有效地支持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和新产品的研发。同时公司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转型,目前公司已建成 5个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构建了设备数采与联网系统、智能化立体仓库及控制系统、智能化蛇形管生产线、智能油漆生产线以及多个机器人焊接制造单元。通过搭载数字化系统,实现了由传统的人机生产制造向智能生产制造的转变,实现全生产流程数字化。基于全价值链的精益化生产, 采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策略,以“管理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为目标,推进智能制造体系新模式。 4、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产品质量以用户满意为标准”的质量宗旨。公司生产的“NG牌”余热锅炉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公司拥有国内最高等级的A级锅炉制造许可证和大型高压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公司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S、U和 U2钢印及授权证书,欧标EN ISO3834认证,以及取得了ISO9001、ISO14001和GB/T28001认证等多项证书。公司充分重视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把最优秀、敢担当的人放到质量管理上,并将质量链延伸到供应商中去,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力争成为清洁能源领域质量奖的排头兵。 5、成功的国际合作经验 公司注重与国外先进企业合作,先后与美国 N/E公司、GE公司、FW公司、法国ALSTOM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JFE等国际知名公司展开技术交流和合作,了解国际锅炉技术发展趋势,学习海外项目管理经验,熟悉国际标准,为海外市场的拓展增加了竞争力。 6、业务发展模式优势 公司坚持差异化竞争战略,以余热利用设备为主导产品,这样既避开了我国三家特大型锅炉企业的正面竞争,又可以在余热锅炉的生产中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和规模优势。同时,公司推进实施“创新合作战略”,发挥公司在清洁能源装备、储能装备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已由单一的产品制造商向节能环保设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方向转变,颠覆能源利用方式,创新行业能源解决方案,发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司布局的新能源+储能业务模式已在储能、调峰等多个场景开展应用,并已投运多个熔盐储能示范项目。未来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节能环保设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的关键之年。公司在董事会的科学决策和监事会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全力以赴谋发展、促转型、控风险。公司积极应对行业环境变化,强化优势业务,持续深化提质增效,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加快绿色发展转型的步伐,力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7,909.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5,458.19万元。公司营业利润保持稳定,但受到资产减值以及上年同期包含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收益较大的影响,公司净利润下滑较大。公司将针对性加强经营管理,主动应对市场形势变化,深化提质增效,促进盈利能力提升。 1、节能降碳,新老能源融合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能源利用升级和解决方案创新,在有效拓展现有优势产品市场的基础上介入新的高效节能产品领域、储能领域,并积极探索并抓住锅炉行业数字化服务领域的市场新机会。在以传统燃煤燃气为基础能源的锅炉市场及新旧动能转换市场机会外,捕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光热、光伏、液流电池等)、固废处理、火电灵活性改造、用户侧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和储能市场机会,创新行业能源解决方案,并以核心技术的产品带动解决方案的业务拓展。 基于公司在传统能源深耕积累与熔盐储能等储能领域的实践积累,公司多方位布局储能、太阳能发电等领域,从余热利用的领导者向清洁能源的制造者转变。目前已落地多个零碳项目,包括国内首家航空零碳工厂――西子航空零碳工厂(获欧洲空客颁发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奖”)、西子洁能崇贤零碳工厂(入选《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计划》)、顾家家居(603816)零碳工厂,并承接了浙江天圣控股集团首个零碳产业园项目――绍兴绿电熔盐储能示范项目(国内最大规模的用户侧熔盐储能项目)。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厦门火炬园“多能联储”暨零碳工厂项目一期,该项目是公司探索的首个锂电行业多能联储综合能源示范项目,通过能源高效利用集成创新及储能,实现冷、热、气等多种能源供给,促进锂电行业能源高效利用提升,该项目入选福建省重点项目。公司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新应用领域的探索,为实现零碳钢厂、零碳电厂、零碳园区提供最有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光热领域,截至目前为止,已建成和完成相应设备招投标光热项目共31个,西子洁能在14个项目中获取订单,其中青海中控德令哈、青海共和、鲁能海西州已建成项目3个,另有金塔中光100MW光热等10余个在建项目,在执行光热项目超过1GW。 2023年,公司实现新增订单68亿元,其中余热锅炉新增订单 19.5亿元,清洁环保能源装备新增订单11亿元,解决方案新增订单32亿元,备件及服务新增订单5.5亿元。截至2023年底,公司实现在手订单65.5亿元。 2、技术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 公司实施“创新合作”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自主创新为主,通过与高校和行业研究所合作、与国内外行业专家合作等方式,建立有创新能力的新产品研发体系,并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激励机制,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投入产出比。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41,987万元。“新型炉排1100T/D超大容量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荣获国内首台套,自此公司连续6年获得国家首台套。2023年11月19日,在浙江大学、西子洁能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零碳高峰论坛上,举行了浙江大学西子联合研究院揭牌仪式。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固废能源化清洁利用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严建华被聘为浙江大学西子联合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西子联合研究院将依托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院士和雄厚的科创团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力争加快突破清洁能源装备核心技术,打造能源创新发展新优势,锻造更强大的新质生产力。 3、以精益为本,挖掘质量金矿 近年来,公司以精益为本,从完善内部管理入手,优化业务链条,打造有成本竞争力的供应链。精益让我们拥有了质量和效率,精益也已经成为西子管理系统XOS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秉承“质量是金矿”的宗旨,坚持用“零点一丝不苟”、“万万无一失”的理念做产品,树立公司高质量装备品牌,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公司先后获得省市区政府质量奖,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了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公示,另外通过了国家工业企业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验收。 2023年公司推进实施“精益智造战略”及数字化战略的指导下,公司上榜“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荣获浙江省智能工厂、杭州市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浙江省制造转型示范项目、浙江省绿色工厂、杭州市未来工厂(链主工厂),浙江省科技领军企业等多项荣誉。 4、完善公司治理,牢筑规范运作根基 公司着力实现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内控和合规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第六届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实施了“外大于内”董事会运行机制,公司董事会外部董事人数超过董事会全体成员的半数。并且董事会成员除总经理外,其他董事均独立于管理层。公司董事会成员背景多元化,董事的知识结构和专业领域既具有专业性又互为补充,保障了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公司外大于内董事会运行机制,将推动公司治理观念创新,从独立地位、专业视角出发,及时研判和提出决策风险及防范措施,有效提升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牢记使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报告期内,西子洁能作为杭州亚运会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官方清洁能源产品及服务供应商,以绿色能源高效利用为基础,为主媒体中心南侧近1300 平米引导标识,提供清洁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积极助力亚运“绿色”办赛。 公司凭借已获得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先发优势,力争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公司将继续秉承“为人类改善环境”的使命担当,打造与产业共建、共赢、共生的生态圈,锚定未来高端装备与清洁能源双剑齐发的方向,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1)行业竞争格局 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不断延伸 作为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公司不断的开拓海外市场,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开始从国内延伸到国外。 ②行业的不断整合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惨烈,行业内的优胜劣汰、不断整合成为一种趋势,在余热锅炉的细分产品市场最终将会体现为少数竞争者的状态。 (2)行业发展趋势 ①行业需求依然相对旺盛 根据中电联预测, 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电力供应方面,在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电联预计2024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将再次突破3亿千瓦,新增规模与2023年基本相当。202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2.5亿千瓦,同比增长12%左右。火电14.6亿千瓦,其中煤电12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比重降至3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18.6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57%左右;其中,并网风电5.3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7.8亿千瓦,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 双碳目标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东部发达地区的能源紧张局势、节能降碳要求以及大气污染问题,因此清洁环保能源装备领域的行业需求依然相对旺盛。 ②行业市场由产品竞争转向解决方案竞争的趋势明显 余热锅炉企业也逐渐从单一的设备提供商向节能环保发电设备集成供应商和余热利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具备余热以及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将具备更大的优势,产品、技术、资金、人才以及项目管理优势,最终将会转换为市场份额的提升。 ③海外市场竞争力开始显现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产品牌逐步被市场所认可,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策略,不断增加海外布点,结合海外市场的需求,开发适应海外市场的产品,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开放后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公司增量的重要部分。 2、公司发展战略 面对节能环保和能源利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给公司未来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将坚持精益制造和创新合作战略,充分发挥现有的技术、规模、营销网络体系、市场地位、组织变革等优势。坚持市场和技术双轮驱动,优化市场和组织模式,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卓越的运营模式,提升现有产品竞争力,同时适时介入新的领域,探索能源利用方式,创新行业能源解决方案,发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提供智能化能源设备和服务。巩固国内优势产品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逐步成为全球领先的节能环保设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在投资发展上顺应能源转型的全球发展趋势,未来在稳步提升现有高端装备制造业务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拓展新的业务和盈利模式,逐步适度向产业链纵向延伸,向大环保领域、高端制造领域及新能源领域进行扩张,逐步成为综合能源集成服务商。 3、经营计划 针对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订单毛利下滑的竞争态势,为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奠定基础,2024年,公司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公司保持原有的余热利用优势,未来将继续在能源利用、降碳减排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能源利用方式和行业能源解决方案。目前已成功打造用户侧储能-绍兴绿电熔盐储能示范项目,成功拓展了熔盐储能技术的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将公司在熔盐储能领域的先发优势、技术优势转换成竞争优势。 (2)数字化转型、精益制造提升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以精益数字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清洁能源装备“链主工厂”。打造“1+3+N”的产业链生态模式,以供应商协作平台为核心,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采购业务全程数字化管理。 (3)市场拓展、客户风险控制及应收账款管理 密切关注、研究行业和产业政策发展趋势,深入挖掘潜在的市场机遇,在有效拓展现有优势产品市场的基础上介入新的高效节能产品领域、储能领域,同时抓住海外市场机会,提升公司承接新能源订单及海外订单的占比;积极探索并抓住锅炉行业数字化服务领域的市场新机会。通过内部数字化升级、管理改进、工艺创新、效率提升,推动公司产品成本降低,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前期客户资信审查,控制合同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4)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 实施“创新合作”战略,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浙江大学西子联合研究院将依托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力争在能源利用、热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核电等新能源以及二氧化碳捕集与综合利用、固废处理、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等领域取得更大技术及市场突破,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发展。 4、资金需求及筹措 公司目前资金相对充裕。2024年,公司通过继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存货管理等内部管理工作,提升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确保资金供应,满足维持和发展公司业务的日常运营资金需求。同时将通过向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方式解决公司可能发生的收购兼并、重大投资产生的资金需求。 5、可能面对的主要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钢材是公司制造过程中主要的原材料,未来其价格若出现较大波动,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一方面将着重通过及时了解行情信息,对钢材等原材料采取预订、锁单等措施,并全面导入采购招投标机制,并采用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保障采购材料的价格基本稳定,减少行情波动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通过设计、工艺优化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2)应收账款发生呆坏账的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的开展,应收账款也面临着发生呆坏账的风险。公司将加强合同评审及客户风险评估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加强客户信用调查、授信控制、业务审批、资金收付、过程监督、回款等各个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严格防范经营风险。 (3)市场竞争风险 在锅炉行业整体产能扩大及新增装机容量下降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毛利水平不断降低。 (4)投资项目风险 公司在近 3年在新能源领域参股和控股部分企业,因不同新能源行业发展路径和公司运营情况的不同,可能存在投资风险,公司也将积极参与到投资企业的经营中,及时掌握各投资公司经营情况,加强投后管理,降低投资风险。 公司将通过管理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向内挖潜,降本增效,同时将加大研发投入,保持余热锅炉行业领先地位,增强公司市场订单获取能力;同时在保持传统锅炉行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提升光热、储能、光伏、电池等新能源的业务能力,拓展新的市场;随着海外市场放开,公司将继续投入资源提升海外业务。 6、公司回顾总结前期披露的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进展情况 (1)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公司保持原有的余热利用优势,未来将继续在能源利用、降碳减排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能源利用方式和行业能源解决方案。目前已成功打造用户侧储能-绍兴绿电熔盐储能示范项目,成功拓展了熔盐储能技术的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将公司在熔盐储能领域的先发优势、技术优势转换成竞争优势。 双碳目标加快推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报告期内,公司抓住机遇,确定“能源高效利用与新能源+储能”的双轮驱动战略,明确了在“传统能源+提质增效”、“新能源+储能”、“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推进公司向清洁能源制造与综合能源服务业转型。公司已取得了光热发电市场关键系统及装备的批量订单突破,已建成和完成相应设备招投标光热项目中,公司在 14个项目中获取关键设备订单,其中已建成青海中控德令哈100MW、青海共和100MW、鲁能海西州50MW 3个项目,另有金塔中光100MW光热等10余个在建项目。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厦门火炬园“多能联储”暨零碳工厂项目一期,该项目是公司探索的首个锂电行业多能联储综合能源示范项目,通过能源高效利用集成创新及储能,实现冷、热、气等多种能源供给,促进锂电行业能源高效利用提升。公司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新应用领域的探索拓展,为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提供最有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2)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提升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以精益数字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清洁能源装备“链主工厂”。打造“1+3+N”的产业链生态模式,以供应商协作平台为核心,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采购业务全程数字化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采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策略,以“管理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为目标,推进智能制造体系新模式,规划“12( 12 大系统) +1(1 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化平台。公司打造以精益数字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清洁能源装备“链主工厂”,提升公司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能力,降低供应链的整体成本。2023年,公司荣获浙江省智能工厂,杭州市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浙江省制造转型示范项目,浙江省绿色工厂,杭州市未来工厂(链主工厂)。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探索未来工厂的建设模式,建立数字化研发平台;建立“1+3+N”的产业链生态模式,以供应商协作平台为核心,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采购业务全程数字化管理。通过管理数字化,纵向打通数据,横向拉通产品,向外连接供应商及客户,实现三位一体的智能制造发展,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的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能力。 (3)市场拓展、客户风险控制及应收账款管理 公司密切关注、研究行业和产业政策发展趋势,深入挖掘潜在的市场机遇,在有效拓展现有优势产品市场的基础上介入新的高效节能产品领域、储能领域;继续发力海外市场,提升公司承接海外OEM订单能力;积极探索并抓住锅炉行业数字化服务领域的市场新机会。通过内部数字化升级、管理改进、工艺创新、效率提升,推动公司产品成本降低,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前期客户资信审查,控制合同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在余热锅炉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深入挖掘国内外、各行业潜在的市场机遇,尤其在光热市场、余热锅炉取得突出的业绩,大大支撑公司新增订单,部分工业锅炉也处于行业隐形冠军。此外公司密切关注、研究行业和产业政策发展趋势,在有效拓展国内现有优势产品市场的基础上介入新的高效节能及储能领域,绍兴绿电熔盐储能示范项目成功运行,西子洁能崇贤基地智慧储能电站落地,为用户侧储能市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内部数字化升级、管理改进、工艺创新、效率提升,推动公司产品成本降低,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前期客户资信审查,控制合同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针对应收账款形成,内部加强控制体制,公司组成了专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团队,明确责任应对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进行提前预防,并且制定完整的内部管理奖惩政策,促进了长账龄应收账款的回收,改善现金流水平。 (4)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 实施“创新合作”战略,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浙江大学西子联合研究院将依托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力争在能源利用、热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核电等新能源以及二氧化碳捕集与综合利用、固废处理、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等领域取得更大技术及市场突破,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保持对研发的高投入,近两年研发投入超 4亿元。经过持续稳定的高投入,公司在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显著,新增有效授权专利3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高效传热倒齿鳍片应用分析研究”项目通过杭州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验收,公司成功通过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3年浙江省科技领军企业认定;自主研发的“新型炉排1100T/D超大容量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公司持续推动传统产品余热锅炉的技术优化升级。燃机余热锅炉产品线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模块结构,提升模块生产制造效率。在流化床产品线,开发了多个超高温超高压流化床以及高温高压固废产品,丰富了产品系列,提升竞争空间。在干熄焦产品线,成功开发单超带再热干熄焦项目和双超干熄焦项目,提高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相关单位能耗,有效实现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乌兹MTO3x190t/h天然气L型角管锅炉是公司首次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角管锅炉出口至海外一带一路国家,打破海外锅炉制造商对该类型锅炉的垄断地位,为公司海外市场的开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公司技术平台已经启动钢铁行业技术升级,对于低氮燃烧、波动性余热利用进行技术储备性研发,为未来的节能减排提供有力支撑。